有時我可像極了我家的小狗,死命地往一個點認真地盯著,然而,我常常也會發現,最後好像什麼也沒得到?呵,就像我家的小狗,最後沒得到吃的一般,但牠還是一樣地可愛,一樣地對我撒嬌,不像我,累了卻連頭也不想抬起來。
幸福的距離,到底有多遠呢?是一個轉身,還是半個世紀的追逐?
希望,我能夠接近它!就算不能如此地接近,也奢望像風箏一般,彷彿我的指尖,可以輕輕地與之共鳴。
在工作站編譯時可以用 make -D define_variable 以此決定要用哪種 code
最近使用 Dev-C++ 並且將自己寫的 code 從 FreeBSD 移值至 Windows
常常使用一些系統相依性的函數 偶時需要 windows.h 或什麼的
這時常用
#ifdef _WORK_FOR_WIN32_
#include <windows.h>
#include <io.h>
#endif
現在 不必自行改 header file 去定義 _WORK_FOR_WIN32_
可以透過 Dev-C++ :
[專案]->[參數]->[編譯器]
增加 -D _WORK_FOR_WIN32_
原先摸很久找不太到 原來 -D 這個參數可以直接加到 gcc or g++ 啊
現在編譯的方式又乾淨許多了 :D
long long x;
Windows:
printf( "%I64d\n" , x );
Unix:
printf( "%lld\n" , x );
--
"%qd" ?
fopen with 'a' 無法使用 fseek 對檔案指標進行倒退嚕
這兩天運氣不怎好 總是卡在奇怪的 bug 中
真的是太嫩了 還差得遠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= By finwater (cheer up) @ Mon Jun 23 20:15:07 2008
=
fopen with flag 'a' 的 'a' 是 append 的意思
所以 write 的 data 會被自動 append 到檔案的最後
無論此時 offset 在哪
但還是可以使用 fseek 對 file pointer 的 offset 進行操作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@ code 1 : fopen with 'ab+'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dlib.h>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argv[])
{
FILE * fd = fopen ("dd" , "ab+");
fd = fopen ("dd" , "w+");
fclose ( fd );
fd = fopen ("dd" , "ab+");
fprintf( fd , "0123456789" );
fseek( fd , -5 , SEEK_CUR );
fprintf( fd , "0123456789" );
fclose ( fd );
return 0;
}
結果: 01234567890123456789
@ code 2 : fopen wtih 'rb+'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dlib.h>
int main(int argc, char *argv[])
{
FILE * fd = fopen ("dd" , "ab+");
fd = fopen ("dd" , "w+");
fclose ( fd );
fd = fopen ("dd" , "rb+");
fprintf( fd , "0123456789" );
fseek( fd , -5 , SEEK_CUR );
fprintf( fd , "0123456789" );
fclose ( fd );
return 0;
}
結果: 012340123456789
http://www.irfanview.com/
http://www.irfanview.com/main_download_engl.htm
Step 1 :
[File] -> Batch Coversion/Rename
Step 2 :
透過右上角視窗,可以挑選待處理的照片
記得請將[檔案類型]改成 All files (*.*)
選好照片後,請點選 [Add] 或是對指定目錄點選 [Add all]
接著就會在右下角視窗記錄著
Step 3 :
目前打算將原始檔 jpg 檔轉成較小的圖檔
[Batch conversion settings] -> Output format: JPG - JPG/JPEG Format
勾選 [Use advanced options] -> Advanced
Step 4 :
設定 Advanced 參數,我常用的是將照片的寬設成 1024
[RESIZE] -> Set long side to: 1024
勾選常用選項
[Preserve aspect radio(proportional)]
[Use Resample function(better quality)]
[Don't enlarge smaller images]
Step 5 :
選擇輸出的位置
[Output directory for result files]
Step 6 :
[Start Batch]
結論:
沒事不要 truncate !
若一天有 80 萬封信且九成是 spam mail
代表一天 86400 秒 => 平均 1秒需處理約 10 次動作
目前若採用 truncating
FreeBSD 6.2-RELEASE-p1
Intel(R) Pentium(R) 4 CPU 3.00GHz (2992.51-MHz 686-class CPU)
1GB Ram
25000 次花費近 120 秒 => 1秒可處理 200 次
這個數字不曉得撐不撐得住最大量的時候 :P
若改掉的話
25000 次僅需 0.46 秒 => 1 秒可處理 54347 次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@ code 1 : fopen with "w"
int main()
{
int i;
FILE * fd;
for( i=0; i< 25000 ; i++ )
{
fd = fopen( "t_d.txt" , "w" );
fprintf(fd,"%d\n",i);
fclose( fd );
}
return 0;
}
# time ./a.out
0.127u 1.589s 1:57.61 1.4% 5+177k 0+25000io 0pf+0w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@ code 2 : fopen with "a"
int main()
{
int i;
FILE * fd;
for( i=0; i< 25000 ; i++ )
{
fd = fopen( "t_d.txt" , "a" );
fprintf(fd,"%d\n",i);
fclose( fd );
}
return 0;
}
# time ./a.out
0.052u 0.410s 0:00.46 100.0% 5+188k 0+0io 0pf+0w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--
觀看硬體資訊:
# cat /var/run/dmesg.boot
還在只靠 dmesg -a 已經落伍了 XD
簡單地說 就是連進去站台內
列出來的清單若有中文 都顯示亂碼
運氣好可以切換進去目錄 運氣差重整後目錄清單還會不見
解決方式:
對於特定站台設定其編碼方式, 如 Big5
[站台管理員]->[指定站台]->[字碼集]->使用自訂字碼集: Big5 等
當然 有時候會是得要設定成 [強制使用UTF-8] 需依情況測試囉
這個現象很怪 有時某些電腦很正常 有時會出錯
反正出錯後再來測試設定囉
本文引用自 ronnywang - OGC MASTER 黑澤
最近我滿低沉的,心情很繁雜,生活充斥著許多社會壓力,有時反而覺得,工作是最簡單的任務。吃過晚餐後,繞著寧靜湖走著走著,在拱橋上望著市區的夕陽,將近一個禮拜的事彷彿都想通了,真的,心態決定一切。
耍酷,真的解決不了事。唯有靜下心來好好地面對,事情會越來越明朗,持著正面的心態,樂觀與進取吧!
一早天氣陰灰,不久大雨降臨。今天是畢業典禮,我待在寢室看著天,同時也回想著當年自己參加畢業典禮的情境,真的,沒畢業的感覺。早上發發呆,下午重灌電腦,晚上則是吃了烙餅和雞肉飯,十分滿足。
最近開始聽起廣播,其實一直都是斷斷續續地收聽,工作若需要極靜的思考空間,我便也不會收聽,當然,唸書也是一樣的,那今晚呢?恰巧準備著期末考,正好是比較熟的章節,就這樣偷懶吧!對於廣播的記憶,我想不起來,只記得從小跟爸媽出遊,不少時間都是與車同進退,最便宜的休閒就是聽聽廣播,然而,對我而言,真正享受廣播是國中的日子。
我習慣聽中廣電台,以前比較常聽流行網,現在比較常聽音樂網,純粹自己懶的挑音樂來聽。初中時早起時聽著六點的廣播,我記得當時好像是鄭開來?開頭總會說著一段詞,類似生活體悟方面,當時我可還有寄信想去要呢!但只收到亂碼的回信,兒時不懂事,還請電腦厲害的學長幫我解碼,後來才發現原來是被系統退信罷了。至於為什麼現在比較常聽音樂網呢?大概是前幾次收聽時總聽到對談性的節目,充斥著許多廣告,因此就轉往音樂網了。
初中是個強說愁的年代,算起來也是接觸異性最密集的時光。當年說起來也很巧,喜歡在網路上打滾,喜歡熬夜看文章、寫文章甚至寫信,越夜越美麗!當時寂靜的空間就是與廣播的對話。我想,我老成的語氣可能有一半是廣播,另一半則是網路文章的影響。令人深刻感觸的廣播人是鄭開來,另外,還有一位印象比較淺但我還記得名字,吳建恆。不過都已經是很久以前的印象,不曉得當年的廣播人現在的模式是否如初?
最近偶爾晚上聽見娃娃的聲音,很單純、直率,喜歡那些能用聲音詮釋表情、心情的人,或許我的生活中,缺少那種類似強勢卻又不惹人厭的心情吧!回憶起來,我印象中,以前高中晚上八點有位陳譯賢,給我的感覺也是類似的輕快活潑,陳譯賢我印象中前陣子有到快樂星期天上表演歌唱過呢!有興趣的可以 Google 一下。
廣播,算是我這孤單老人的另一個窗口吧。
Tiling Slideshow - http://www.cmlab.csie.ntu.edu.tw/TilingSlideshow/
2007年秋季,中正資工朱威達教授曾經在 Multimedia Content Analysis 課堂 demo 過,後來我沒打算修課,所以就不了了之。隨後老師又在2008年初的 Seminar 時 demo 一次,這次我有特別記下,因此就可以玩玩啦。這篇是 2008 年初的筆記。
此研究成果可以將指定的音樂(*.wav) 和照片(*.jpg),進行自動化的結合,進而製作成影片,類似成果 demo 可從上述的網站觀看,或點選這裡播放低品質的 demo 影音。
我對這很感興趣,依我的淺學,覺得裡頭主要的技術分成兩類:
接著則是將這些資料結合在一起,做成影片。
我覺得這在一些場合使用還挺不錯,特別是在需要短時間完成時,這時就交給程式啦。只不過我測試的結果,當然沒有比人工去製作來得好,但還滿適合給懶人用的,哈。如果要細說的話,我覺得人工簡貼還可加上文句,更讓人回到過去囉。
以下則是年初實際操作使用的流程,除了當作筆記外,也給有興趣的人當作一種參考囉。
unlink 其實就跟 rm 一樣罷了,當要移除一個 symbolic link ,有時發現怎樣移不掉,一直說 "unkink: my_symbolic_link/ : is a directory" ,這個訊息就跟使用 rm 去移除一個目錄時的錯誤訊息!原來,在移除一個 symbolic link 時,要留意後面不能加個 "/" !這樣,若 symbolic link 是連到一個目錄時,等同於在對那個目錄做 rm 的動作,才會顯示 "is a directory" 訊息。這時可不能一氣之下用 rm -rf !可會將 link 到的目錄給移除掉的!要額外小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