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

SSD 外接硬碟盒 與 USB3.2 Gen 1 / USB3.2 Gen 2 / USB3.2 Gen 2x2 / USB 4 規格 @ 以 2023 MacBook Air 15吋 M2 使用為例

最近準備升級工作環境,正在評估外接硬碟方案,主因是買的 Type-C 隨身碟很容易掛 :P 先對照著 2023 Macbook Air 15吋 M2 的規格:

兩個 Thunderbolt / USB 4 埠,可支援:

充電
DisplayPort
Thunderbolt 3 (速度最高可達 40Gb/s)
USB 4 (速度最高可達 40Gb/s)
USB 3.1 Gen 2 (速度最高可達 10Gb/s)


這這邊提到 USB4 和 USB 3.1 Gen 2,跟 chatGPT 請教一下,原來 USB3.2 的各代基本上也是用來簡述以前 USB 3.1, USB 3.0 等用法,直接查看 USB 3 WIKI - zh.wikipedia.org/zh-tw/USB_3.0
  • USB 3.2 Gen 1x1 == USB 3.2 Gen 1 == USB 3.1 Gen 1 == USB 3.0
  • USB 3.2 Gen 1x2 (只支援 Type-C)
  • USB 3.2 Gen 2x1 == USB 3.2 Gen 2 == USB 3.1 Gen 2
  • USB 3.2 Gen 2x2 (只支援 Type-C)
然後頻寬就 USB 3.2 Gen 1 = 5 Gbit/s, USB 3.2 Gen 2 = 10 Gbit/s,因此上述依序就是 5 Gbit/s, 10 Gbit/s, 10 Gbit/s, 20 Gbit/s ,這樣就好記許多。而上述通常會簡化成以下三款:
  • USB 3.2 Gen 1 = 5 Gbit/s 傳輸效率 = 理論上約略每秒 500MB 傳輸效率
  • USB 3.2 Gen 2 = 10 Gbit/s 傳輸效率 = 理論上約略每秒 1000MB 傳輸效率
  • USB 3.2 Gen 2x2 = 20 Gbit/s 傳輸效率 = 理論上約略每秒 2000MB 傳輸效率
而 MacBook Air 15吋 M2 版的規格描述就是 USB4 (40Gb/s) or USB 3.1 Gen 2 (10Gb/s)。若不需衝極值,就買支援 USB 3.1 Gen 2 版的外接硬碟即可。此刻也可以採買到 USB 4 的外接SSD盒,通常會詳加描述自己的散熱系統。

此外,在 SSD 規格上,常見 M.2 PCI Express 2280, M.2 PCI Express 2260, M.2 PCI Express 2242, 後面那串數字 2280, 2260, 2242 代表寬x長等於 22x80, 22x60, 22x42,而 PCI Express 也會看的 PCIe 3.0 和 PCIe 4.0 ,其中 PCIe 3.0 每個通道傳輸效率 8 Gbit/s 而 PCIe 4.0 每個通道傳輸效率 16 Gbit/s,例如一款產品名為 M.2 2280 PCIe Gen3x4 ,代表該 SSD 插槽規格為 M.2 規格,寬長 22x80 ,傳輸速度是 Gen3x4 = 8 Gbit/s x4 = 32 Gbit/s = 理論上傳輸效率約 4 GB/s

而上面的傳輸效率都是 "理論上" ,實際上傳輸速度還會跟 SSD 內部控制器晶片、NAND閃存類型以及操作的檔案大小和數量等有關。

關於 SSD 保固上,常見 5年保固 或 600 TBW 有限保固,後者代表寫入達 600 TB 的資料量概念,通常 SSD 空間越大時,保固的 XXX TBW 數字會越大,例如 1TB SSD 會有 600 TBW ,而 2TB 就會常看到 1000 TBW 等有限保固機制。

最後,回到最初的想法,會思考 SSD 外接盒起源於一顆 512GB USB3.2Gen1 隨身碟經常性備份資料或埋了很多零碎檔案後,容易壞掉 :P 

例如插上 Macbook 無法被偵測,甚至無法被修復,後來交叉用 Windows 11 修復,回來在 macOS 又可以辨識到...但這樣的日子太不安穩了,因此評估一下是否在掏錢買個 SSD + 外接盒方案,如此 SSD 可抽換+保固服務長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