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

台灣人力市場價

ptt-tech_job-M.1507055381.A.6A7

昨天看到大神按讚,剛好掃了這篇:[心得] 我的薪資歷程史 (續4) - 看板 Tech_Job - 批踢踢實業坊,感到健康又溫馨,所以來記錄一下。

我自己的心得...其實美國、中國和台灣的價目的確有很明顯的起薪差距,當你了解這個生態時,通常已深陷在某一個區域難以自拔,像是人已在矽谷、人在上海,或是人在台灣抱怨著數字 XD 台灣這邊大多都是看著鄉民的分享,且 PTT 有太多負面的情緒,且真正高薪者都忙得喘不過氣,要嘛工作,要嘛忙著訂機票排假期,誰跟你在那邊浪費時間處理負面心情,時間就是金錢啊!

在同業交流上,得到的資訊跟這位強者分享的極吻合。像是矽谷起薪好則 8~12萬鎂,六年資歷的資深等級拿到 30萬鎂的也有。而台灣的外商價也如上述對應,如大大的年資拿到一百八的數字,要超過也是有的,通常得搭配天時地利人和,拿了個二百五也不是不行。而這些是建立在生態圈,已穩健成長的公司,會願意花錢找強者,而完成A輪的新創,更是會花多錢來加速的公司成長的,因此,拿到高於行情時,要承擔的是面對收掉的風險,而拿到低於市場行情時,要想想自己的吃虧是為了什麼,想透了才會走得遠,最怕就是人云亦云,永遠不知幾兩重 Orz

回過頭來,我覺得台灣的人力價為了避免惡性競爭,大多都會說好一個範圍,太高就會碰到 HR 的思維:那其他成員該怎辦。而這樣是不是好事?也說不上來。只知道若一間公司起薪範圍屬於可接受的價碼,那剩下就好好珍惜,雖然跳槽是數字變化最快的方式(例如10%~50%)且不用等上一整年後才調薪,但公司若還有機會時,可跟這位大大一樣深耕,求一個不會虧待你的公司、有願景的公司,並且等待他起飛。

舉些對應例子:某強者當初離開 hTC 加入新創(當時股價還沒破千),他的新創老闆偶爾都會碎碎唸幾句“不好意思讓你少賺了”,但強者還是甘之如飴(在新創也過得很讚) ;前同事當初待在 hTC 趁勢賺了間中和房;負面的,則是分紅費用化,當時拿到 hTC 的股票繳的稅 > 死抱著股票的餘值。

總之,一切看緣分,強求不來啊,但時時努力是必要的,不要帶著負面心情、懷才不遇、惡習文化來圈地搞政治,重要的,求的是公司強盛後的分紅,而不是那份起薪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